77779193永利官网教師崗位人才引進辦法
作者:admin 時間:2017-06-05 浏覽:
77779193永利官网教師崗位人才引進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快推進“人才興校”戰略,加大人才引進工作的力度,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努力促進學科建設,大力提升教學、科研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人才特區”,早日實現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目标,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的人才隊伍建設理念,将“人才興校”作為學校發展的戰略重點,在“充實數量、優化結構、提高素質、穩定骨幹、造就名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方針指導下,着力引進學術水平高、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學科支撐點實的高層次人才,采用剛性引進與柔性引進相結合的辦法,不斷優化人才資源配置,促進學科建設快速發展。 第二章 引進對象和條件 第三條 人才引進的對象 1.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傑出人才”入選者。 2.“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3.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以及“973”、“863”項目首席科學家。 4.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特聘教授。 5.77779193永利官网“工大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6.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學子、77779193永利官网“工大學者計劃”工大學子。 7.國内外優秀博士畢業生以及未納入國家、省和學校上述人才計劃,但根據學科發展需求,确需引進的其他人才。 第四條 拟引進的人才應滿足下列基本條件 1.思想素質 引進人員必須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學校校紀校規,忠誠教育事業,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與良好的品行。 2.健康條件 引進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能勝任本職工作,身體狀況符合錄用體檢标準。 3.年齡條件 應屆博士研究生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副教授年齡不超過40周歲,省部級學科帶頭人、教授等高層次人才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0周歲。 4.學曆學位 原則上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均應為全日制教育,并需具有學曆和學位證書。 5.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引進 在校或工作期間受過警告及其以上處分者;應聘教師崗位按照有關文件規定不符合申請教師資格條件者;在應聘、面試、體檢過程中弄虛作假等不符合聘用條件者。 第五條 拟引進的人才應滿足下列業務條件 能夠完成學校規定的工作任務,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學曆學位、能力或技能條件。 1.引進對象為“1、2、3、4”及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學子以上級部門批準為準。 2.77779193永利官网“工大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1)在本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成果,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為本學科的帶頭人,能夠領軍形成一批優秀創新團隊。 (2)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應具有博士學位,具有海外留學、訪問或工作經曆。 (3)理工科類在本學科領域公認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上公開發表的第一作者論文不低于5篇(且以第一作者發表的SCI檢索論文10篇左右),人文社科類在本學科領域公認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上公開發表的第一作者論文不低于3篇(且以第一作者發表的CSSCI 論文5篇左右),其中理工科、人文社科發表的本學科頂級和權威期刊論文可不受上述條件限制;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或科學技術進步獎(排名前三);或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3.77779193永利官网“工大學者計劃”工大學子 (1)學術基礎紮實、具有突出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 (2)在國(境)外知名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或在國内取得博士學位且在國(境)外知名大學做博士後、學術研究工作2年及以上,年齡在40周歲以下。 (3)理工科類在本學科領域公認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上公開發表的第一作者論文不低于3篇(且以第一作者發表的SCI檢索論文7篇左右),人文社科類在本學科領域公認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上公開發表的第一作者論文不低于2篇(且以第一作者發表的CSSCI 論文5篇左右),其中理工科、人文社科發表的本學科頂級和權威期刊論文可不受上述條件限制;或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及以上獎勵(排名第一)。 4.優秀博士 (1)博士所學專業與本科、碩士專業相近,且所學專業為學校當年人才引進計劃中所需專業。 (2)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理工科要求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并被SCI收錄1篇及以上;文科要求公開發表第一作者論文3篇及以上并被CSSCI收錄1篇及以上。 (3)年薪制錄用人員參照《77779193永利官网年薪制人員錄用實施辦法》執行。 5.其他人才 (1)在從事的科學研究領域,如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等方面,具備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重點攻關突破的潛力。 (2)能全職在學校工作的。 第三章 人才引進程序 第六條 應聘人員可通過電子郵件、信件、直接來校等多種方式投送簡曆。簡曆應包括個人信息、近照,教育經曆及工作經曆,從事的科研工作、科研成果,學曆、學位證書和成果榮譽等複印件。需調入配偶且符合條件的須一同附配偶申請及簡曆。 第七條 應聘人員材料審核 (1)組織人事部對所收到的簡曆進行初審,将簡曆發送至相應學院審查。 (2)學院學術委員會對申請人學術水平和學術成果進行審核,并填寫學術評議意見。 (3)學院黨政聯席會根據學術委員會學術審核情況,結合實際需求,讨論确定是否同意引進,并提出人才引進拟聘用的方式、層次意見,将《77779193永利官网拟引進人員考核表》連同申請人的簡曆一同反饋組織人事部。 (4)經學院同意推薦的校聘特崗人員需由校學術委員會組織評審,年薪制應聘人員由校人才工作專班組織審核并初定拟聘層次、任務和待遇的具體意見。 第八條 組織面試 (1)組織人事部将學校初審意見反饋學院。其中引進對象“1、2、3”層次人選由學校和學院共同組織面試,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特聘教授及引進對象“5、6、7”層次由學院組織面試。 (2)學院的面試由學院人才引進專業評議組組織,主要考查應聘人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業務素質能力及潛能、表達能力,可通過試講等多種形式進行(也可視情況在材料審核時安排面試)。由專業評議組填寫面試考核表并報組織人事部(境外特别優秀的申請者可視情況免試)。 第九條 拟錄用 (1)面試合格的人員經學校讨論予以拟錄用。 (2)因學科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經學校讨論或校長辦公會授權予以拟錄用。 第十條 面試合格人員必須參加體檢,體檢程序和内容按學校校醫院體檢規定執行,體檢結果由組織人事部通知本人。 第十一條 體檢合格者予以錄用,簽署聘用協議及考核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待遇 第十二條 基本待遇 表1 教師崗位人才引進待遇一覽表
人才類别 |
科研啟動費(萬元) |
實驗室建設費(萬元) |
安家補貼(萬元) |
特殊津貼(單位:萬元/年) |
工資和津貼 |
第1類 |
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校内教授待遇 |
第2類 |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校内教授待遇 |
第3類 |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以及973、863項目首席科學家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校内教授待遇 |
第4類 |
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特聘教授 |
20(工科) |
100(工科) |
100 |
30 |
校内教授待遇 |
10(其他) |
50(其他) |
第5類 |
77779193永利官网“工大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
10(工科) |
50(工科) |
60 |
8 |
校内教授待遇 |
5(其他) |
25(其他) |
第6類 |
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湖北省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學子 |
6(工科) |
30(工科) |
40 |
5 |
校内教授待遇 |
4(其他) |
15(其他) |
77779193永利官网“工大學者計劃”工大學子 |
6(工科) |
20(工科) |
30 |
3 |
校内教授待遇 |
3(其他) |
10(其他) |
第7類 |
國内外優秀博士畢業生 |
5(工科) |
|
15 |
博士津貼1000元/月 (連續3年) |
|
2(其他)
|
備 注 |
1.第7類中年薪制錄用人員薪酬根據學校規定和對應層次按年薪制标準發放。 2.符合上述條件的夫妻雙方“安家補貼”按雙方合計計算。 3.“教師崗位人才引進待遇一覽表”中均為全職入職人員的待遇。 |
第十三條 其他待遇 1.引進對象“1、2、3”根據情況提供相應的實驗室和辦公用房,并配備1-2名科研助手。 2.引進對象“1、2、3、4、5、6”解決配偶工作(其中引進對象“6”配偶需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曆、學位),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入托。 3.居留和出入境、落戶、保險、稅收等按國家和湖北省有關規定執行,醫療服務享受學校正式職工待遇。 4.除引進對象“7”外,已獲得教授任職資格的,按照國家現行工資标準确定薪級工資檔次,未獲得教授任職資格的,按教授起點薪級工資起薪。 5.對采用柔性引進非全職到校或短期項目的引進對象需另行簽訂協議。其中引進對象“1、2、3”,按實際在崗月數3.0萬元/每月的标準發放,引進對象“4”的研究人員,按實際在崗月數2萬元/每月的标準發放。非全職引進的引進對象“1、2、3、4”可報銷來校往返國際機票和國内火車票1次/年。 6.“教育廳有關人才計劃”講座教授除報銷來校往返國際機票和國内火車票1次/年外,按來校工作時間分别享受2.0萬元/月的津貼。 7.學校針對引進對象“1、2、3”層次的,采取“人才特區”的政策引進人才或團隊,根據“一事一議、按需支持”的原則,與引進人才協商解決待遇和支持力度。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四條 學校鼓勵全校教職工積極向學校推薦人選并設立“伯樂獎”,獎勵按有關文件執行。 第十五條 引進人才在受聘期内不得再受聘國内其他高等學校或單位特聘崗位。 第十六條 聯系各學院的校領導負責協調該學院入選者來校工作的各項工作。 第十七條 本辦法未涉及的人才招聘程序、條件、考核、待遇及發放方式、合同管理按國家、部、省和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4月13日校黨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實施,由學校授權組織人事部負責解釋,以前與本辦法有沖突的以本辦法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