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珊著.居住街區空間形态的演變——以武漢市為例[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3年. [2] 杜安迪著,胡珊譯,李軍審校.城市的進程,城市形态下的動力機制[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待簽約) [3] 胡珊.工人住區遺産保護研究綜述[J].工業建築,2023,53(S1):37-40+147. [4] 胡珊,張雨.武漢“紅鋼城”工人住區的保護價值[J].建築與文化,2023(06):219-221. [5] 胡珊,張雨.PPP模式下武漢市工業遺産保護模式的探讨[J].建築與文化,2023(08):136-138. [6] 胡珊,李德倫.适老化視角下蘭州工人住區改造更新的建議——以東苑小區為例[J].建築與文化,2023(06):170-173. [7] 胡珊.黃未名藝術思想研究[J].建築與文化,2023(04):276-279. [8] 宋會訪,楊永蘭,潘悅,胡珊(通訊作者). 我國40餘年工人住區研究評述——基于規劃學與社會學視角 [J]. 中國名城, 2023, 37 (07): 36-42. ki.1674-4144.2023.007.006 [9] 胡珊,徐偉.建築大類招生背景下城市設計類課程設置初探[J].中國建築教育,2021(02):55-61. [10] 胡珊,李軍.城市遺産保護視角下的法國巴黎城市建設及與中國的比較[J].中國名城,2019(05):90-96. [11] 胡珊,李軍.法國城市設計的三個典型.北京規劃建設[J],2018(04):58-60. [12] 胡珊,李軍.開放街區設計教學探索.北京規劃建設[J],2016(06):77-79. [13] 胡珊,杜安迪.可持續發展的英法城市案例[J].北京規劃建設,2017(02):95-98. [14] 張傑,胡珊.我國住宅未來發展目标的國家戰略思考[J].住區,2016(04):130-133. [15] 胡珊,張傑.法國聖艾米倫管轄區的保護政策及管理措施的研究[J].住區,2014(03):52-56. [16] 胡珊,李軍,杜安迪.鮑贊巴克的設計理念與作品研究[J].沈陽建築大學學報,2012(04):353-357. [17] 胡珊.法國波爾多Chartrons城市街區改造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2,14(04):484-488. [18] Hu Shan,Li Jun,CLEMENT-NOEL,Douady. The Conservation Values of “Workers’New Village of Iron and Steel Factory,Wuhan China[C]. The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Series 1 TICCIH CONGRESS 2012. Taibei: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2012. [19] 胡珊,張傑.我國現代小街區案例研究[C].第7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論文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年. [20] 胡珊.台灣工業遺産概況[C].第四屆工業建築遺産學術研讨會會議論文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21] 胡珊.利用規則網格進行武漢市街區交通空間形态研究[C].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智能信息技術應用學會,2011:466-468. EI檢索. [22] 胡珊.樂譜上的波爾多[M]//成輝,封松林,曹緯. 留法四十年(1978-2018).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8. 另在“清華大學校園網”發表2篇、 在《武漢大學校報副刊》發表4篇文藝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