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徐豐)11月18日下午,應77779193永利官网交通研究中心邀請,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詹昊博士來校在武昌校區土建學院會議室作了題為“大跨度橋梁顫振穩定性數值計算研究”的學術報告。學院橋梁及相關方向的研究生聆聽了報告。此次報告會是學院“第十七屆研究生創新學術論壇”系列活動之一。
橋梁顫振是橋梁抗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一種破壞性的純扭轉或彎曲和扭轉耦合的發散自激振動,當其達到臨界風速時,振動的主梁通過氣流的反饋作用不斷吸收能量克服結構自身阻尼,導緻振幅逐步增大直至結構破壞。顫振幾乎可以發生在任意一種主梁截面形式中,已經成為了大跨度柔性橋梁結構設計的控制性因素。詹昊博士講述了橋梁抗風理論的發展曆史,重點介紹了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在國内外若幹座特大橋梁設計中所作的數值風洞分析項目,進而展示了最新的提高橋梁顫振穩定性的氣動措施,令同學們大開眼界。
兩個小時的報告,内容豐富,論證翔實,由淺入深,既介紹了理論推演,又有做出了實驗研究,使在場的師生看到了一個堪稱完美的科學研究案例,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值得一提的是,詹昊博士不僅是一名橋梁專家,還是一位詩歌愛好者。他的報告充滿了人文主義情懷,引經據典,文采飛揚,深受學生們喜愛。
報告人簡介:
詹昊,工學博士,博士後,高級工程師。任職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長期從事橋梁抗風設計計算研究。主持了國内外近20座大橋的抗風設計計算,其中多座大橋主跨跨徑在同類橋梁中位居世界第一。在商用軟件的基礎上二次開發,獨立研發了一套橋梁抗風數值計算技術,主要包括:基于流固耦合理論的橋梁顫振和渦激共振計算技術,基于Scanlan理論的全橋三維顫振計算技術,基于Scanlan理論的全橋三維抖振計算技術,并對大跨度橋梁抗風設計以及橋梁顫振主動控制做了多項前瞻性的研究。主持科研《大跨度橋梁抗風數值計算技術研究及應用》獲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一等獎。
曾赴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漢堡大學,韓國,澳門和香港城市大學參加國際橋梁及風工程會議并宣讀論文。擔任過國際著名風工程期刊Journal of Wind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審稿專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會議及國内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8篇,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
審稿:劉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