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同濟大學塗輝招、李浩教授來校做學術講座
作者:楊茂文 時間:2017-12-04 浏覽:
11月28日下午,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塗輝招教授,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浩應邀到我校作學術報告。報告題目分别為《自動駕駛技術與未來交通系統》、《彈性工作制和動态停車收費組合策略研究》。講座在武昌校區交通研究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行,由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胡曉弟教授主持,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部分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講座。
塗輝招教授在《自動駕駛技術與未來交通系統》報告中,以全面的視角、圖文并茂的演示和激情洋溢的解說,向在座師生描繪了一幅高效、安全、暢通、節能的未來交通系統圖景,其中體現着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與面臨的安全問題的理性思辨,激發了同學們對未來交通系統的美好展望和研究興趣。
在第二場報告《彈性工作制和動态停車收費組合策略研究》中,李浩副教授着眼于當今熱點話題彈性工作制,并創造性地将其與停車收費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相結合,研究兩者的耦合機理。李浩副教授通過對彈性工作制和停車收費的深入研究,運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巧妙而深刻揭示了不同彈性工作者比例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影響。
整場講座充滿了對交通工程學科探索的樂趣,兩位教授用精煉的語言、豐富的内容和洋溢的激情,給在座師生帶來了一場對城市交通未來的美好展望和交通擁堵治理之道的科學盛宴。報告結束後,來自不同專業的多名學生就相關問題請教兩位教授并相互進行了交流,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塗輝招教授簡介:
塗輝招,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院長助理,交通運輸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016年同濟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國公路學會交通投融資分會理事;2007年獲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交通風險管理、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交通行為分析和交通規劃的基礎及前沿課題研究工作。目前已經出版了個人英文專著1本、參編翻譯了兩本外文著作以及發表在國際國内重要期刊、會議文章72篇,其中SCI檢索文章13篇和EI檢索文章37篇。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交流項目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1項,同濟大學英才計劃2項、上海市科委資助課題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荷國際合作課題(NSFC-NWO joint project)1項、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1項、教育部創新團隊1項等;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李浩教授簡介:
李浩,女,博士,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教授。2003年獲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士學位,2005年和2009年分别獲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11年全球招聘為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教授,2013年評為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道路交通路網建模、動态交通分配模型、交通選擇行為、交通管理優化、可靠度等領域的研究。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項目)、2項教育部科研課題(博士點基金新教師類和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項學科交叉課題、1項同濟大學優秀青年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荷)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會議項目等課題。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IEEE Transactions on ITS、JAT、TRR等權威期刊及國際會議發表學術論文31篇,其中SCI(第一或通訊作者)檢索論文8篇,EI收錄檢索論文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