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中強)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宗旨,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踐行勞動教育,努力在社會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根據學校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工作的文件通知要求,現将77779193永利官网2022年大學生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新時代新征程,新青年興家鄉
二、組織形式
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前提下,鼓勵大學生以家鄉為主,堅持安全第一,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靈活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實踐調研成果。
三、參與對象
77779193永利官网全體本科生、研究生
四、實踐内容
1.黨史學習宣傳:
(1)黨史學習。學習領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了解掌握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開展理論學習,深入鄉鎮、街道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走訪調研和學習宣傳活動,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在實踐中更好地學習黨史、團史。
(2)文化宣傳。探究家鄉紅色文化,用好家鄉豐富資源,講好家鄉生動故事,開展多種形式特别是生動活潑的理論宣講、文化宣傳和網絡直播等活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2.實習實踐:
(1)政務實踐。深入地方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一線崗位,承擔具體工作。尤其在黨史學習教育、政策宣傳解讀、疫情防控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
(2)企業實踐。通過大學生專業方向與企業崗位需求的雙向匹配,參與家鄉企業實際工作。
(3)兼職鍛煉。擔任鄉鎮團委及村、社區團組織等基層團組織的兼職幹部,參與相關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3.志願服務:
(1)公益服務。通過志願服務等方式,在農村、社區以及青年之家、四點半課堂等基層一線的公益崗位,開展扶貧濟困、扶弱助殘、課業輔導、服務群衆等工作,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2)社區服務。主動向村、社區報到,在鄉鎮團委和村、社區團組織的統一領導和調度下,就近就便編入志願者組織、青年突擊隊等,通過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參與基層治理日常工作。
4.網絡“雲實踐”:
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網絡平台的作用,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别是鄉村振興等領域入手開展社會調查,常态化開展“雲組隊”、“雲調研”、“雲實踐”等活動,形成鄉村調查報告等實踐成果,向廣大青年學生進行傳播推廣。
5.專項行動:
(1)“我為工大代言”寒假招生宣傳。加強與高中母校的聯系,以線下宣講(進班或報告廳集中宣講)為主,探望母校恩師和學弟學妹,同時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和招生錄取政策;與學弟學妹們建立聯系方式,分享和交流高考備考、志願填報、專業選擇等經驗,擴大學校在全國各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厚植工匠精神,創新勞動教育。通過學習勞模精神,投身勞動實踐,開展專業實習,積極求職創業等多種形式,例如:學習一項工藝技能,開展一天家務勞動、體驗一次實習實訓、參加一輪求職應聘,聆聽一場勞模故事,申請一次勤工儉學等,大力弘揚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樹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辛勤勞動、創造性勞動的觀念,在實踐與涵養中不斷提升個人勞動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
五、工作保障
1.教師帶隊和指導
每支社會實踐團隊至少配備一名指導老師,團隊成員一般為10-15人。團隊内應做到分工職能明确。鼓勵跨學院、跨年級、跨學曆層次組隊申報,鼓勵專業教師帶隊指導。
2.安全教育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預案,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嚴禁組織大規模、大範圍人員聚集活動,原則上不跨地區進行。參與實踐的團隊需向學院團委報備并進行審批管理。所有外出實踐團隊必須全員購買保險,每位實踐隊員要簽署“個人責任書”,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中、高風險地區不組織線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低風險地區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如遇突發情況,應立即暫停相關活動,妥善做好有關安排。
3.宣傳報道
為進一步提升我院社會實踐活動的品牌形象和社會影響力,學院在“WIT77779193永利官网”微信公衆号将開設“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專欄,加強對活動中優秀個人和事迹進行宣傳報道。各實踐團隊可通過文字、組圖、視頻拍攝和新聞報道寫作等多種方式,反映、記錄和宣傳實踐過程,并向學院團委以及校團委的微信公衆号等平台積極投稿。
六、成果展示
舉辦重點成果培育與支持計劃,開展實踐成果的培育。學院将對選題出色、開展質量高的社會實踐項目進行後期展示,以培育出一批具有示範意義及影響的成果。展示的主要載體有以下幾類:
(1)“品牌實踐項目”案例征集。征集在實踐品牌培育工作的經驗和做法,特别是持續推進的重點長期項目和學生自主設計長期運作的實踐項目,申報案例在形式上要體現工作亮點,總結凝練具體做法。
(2)“青春實踐項目”優秀實踐視頻、紀錄片展播。組織并資助實踐隊将拍攝的微視頻、微記錄進一步加工轉化,形成主題鮮明、視角獨特、青春勵志、藝術性強的紀錄作品,彰顯青年學生的思考感悟、成長體會和青春風采,并擇優推薦參加校内外各類微視頻或微電影大賽。
(3)“行走實踐項目”攝影作品評選展覽。組織評選出内涵深刻、視覺效果鮮明、時代性強的社會實踐攝影圖片作品并集中展覽。攝影作品可以是反映實踐過程和内容的特寫照片,也可以是一組反映實踐對象生活的圖片故事。通過照片的視覺沖擊和背後的信息,展現出工大學子鏡頭下的中國社會。
(4)優秀實踐論文評選。組織開展“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大賽”,要求論文選題新穎,調查研究方法科學,具有學術或應用價值。
七、總結表彰
在寒假實踐活動結束後,學院将通過現場答辯、提交實踐報告材料的等形式,評選優秀先進個人、優秀團隊等,做好總結表彰工作,通過各種傳播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分享社會實踐活動經驗和成果,并及時做好普遍性、規律性的總結提煉。
(審稿: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