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中強)炎炎夏日,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金城蘭州的腳步,在疫情防控最為嚴峻的時候,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我積極響應社區号召,主動加入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當中,用自己的力量與大家共同抗擊新冠疫情。
7月剛剛放假,當我在網上看到志願者的招募信息,我立即向社區打去了電話,報名申請加入志願者團隊。第二天,按照社區工作人員的安排,我在小區門口做起了卡口值班工作,嚴格落實“一查三掃”,查看所有進入人員的健康碼、行程碼、并進行體溫測量;對于外出人員及時勸返,确保人員流通量最低化,不為疫情防控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對于确有必要出行的人員,進行行程登記,确保沒有途經中高風險區域,築牢社區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7月15日,正在卡口值班的我,被工作人員要求進入高風險小區内,為封控在家的居民送抗原自測劑,我因此也第一次穿上醫用防護服,榮當“大白”。起初我還是略顯緊張,在一位社區工作人員的鼓舞與帶領下,我們共同完成了第一棟樓的派送。緊接着,我和工作人員分頭行動,為每家每戶送上抗原自測劑。這項任務最困難在于,有些居民對封控消息的突如其來無所防備,家中有不少老人獨居,他們不會使用我們送來的抗原自測劑,我們需要耐心地為其講解使用方法,盡最大努力保證每位居民都能正常使用進行自測。
16日,蘭州當地新增數量不斷激增,越來越多的地區被劃定為中高風險區,需要更多的醫務工作者和核酸信息員上門采集核酸,導緻人力資源嚴重匮乏。社區工作人員派遣我們加入核酸信息員的隊伍,我們參加了“敲門行動”負責核酸信息錄入。在此期間,我每次收錄人員信息平均300人左右,常常是做完這一個地點的核酸,要立即前往下一個地點繼續工作。全程不能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34度的高溫,連續四五個小時的工作,等脫下防護服後,全身都是濕透的,臉上和手上也留下勒痕。但是為了早日擊敗疫情,我們積極工作,都沒有一絲怨言。截至8月上旬,我已連續參與核酸檢測信息錄入20多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下,我沒有選擇在家安逸地“躺平”,而是每天挺身而出,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展現了工大學子的良好形象。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當代青年應該在抗疫最前線,展現青年擔當,奉獻青春力量。
(審稿: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