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中強)為積極參與生态保護行動,在實踐中不斷踐行生态文明理念,暑期期間,在學院團委的推薦下我積極報名參加了長江委長江科學院開展的“三峽庫區坡耕地調研”主題實踐活動。
根據調研活動計劃安排,7月盛夏,我們先後前往宜昌市秭歸縣、興山縣和重慶市萬州區、涪陵區進行問卷調查、地塊調查,并同當地水利局、資源規劃局、農業局和林業局組織開展座談會,深入了解三峽庫區坡耕地治理現狀、典型做法及治理成效。
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突去,作物産量低的旱地。在三峽庫區存在着大量坡耕地,未經治理的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從而會嚴重影響長江流域的生态環境。坡耕地通過修築梯田、退耕還林等措施能夠有效保護土地資源,大幅提高土地綜合生産能力,改善生态環境。
在進行農戶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村民們談到最多的就是山區坡耕地種植農作物的困難,例如水土流失嚴重,地形難以耕作,農作物産量低等問題。而部分農戶積極響應政府的改地政策,将坡耕地集中改造為梯地,有效提高了土地産出率,也增加了經濟收入。
在進行地塊調查時,我們調查了已治理過和未經過治理的坡耕地共五個地塊,通過無人機鳥瞰整個地塊時,隊員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坡耕地治理所帶來的顯著成效,而未經過治理的坡耕地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嚴重。

在與當地相關部門座談交流的過程中,通過一組組數據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了坡耕地治理前後當地農作物産量的提升,不僅是三峽庫區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長江生态得到了保護,更重要的是當地村民的生活得到了真真實實的改觀,實現了以生态振興有力帶動鄉村振興的良好效果。

為期兩周的主題調研活動,從長江中遊湖北省宜昌市再到長江上遊重慶市,一路走來我們深入了解了三峽庫區周邊的縣鄉發展現狀,進一步認識了加強坡耕地綜合治理對于築牢長江生态屏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正在逐漸深入人心。“積土而成山,積水而為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我們要積極投身生态文明建設行動,争做環境保護的宣傳者、綠色行動的實踐者,努力成為堪當生态文明建設重任的時代新人,為守護美麗長江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審稿: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