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怠
有這樣一個人
勤于思考并敢于付諸行動
是他始終堅持的信仰
人物介紹:
劉斐旸,77779193永利官网17級城鄉規劃01班,現任班級團支部書記,曾擔任本科生第五黨支部組織委員。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一等綜合獎學金”、“社會獎學金”;已獲得“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優秀共青團員”、“三好學生”榮譽。
發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CSSCI期刊《城市規劃》和北大核心期刊《規劃師》各1篇,第一作者2篇。國家級創新訓練基金、省級創新訓練基金、校長基金共立項4項。
三年内共參加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競賽16項24次,其中教育部名錄競賽12項,專業指導委員會競賽3項,共獲獎20餘次。獲批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

心路曆程:
剛開始大一大二進行了兩年的建築學基礎學習,接觸到繪畫設計與淺顯的理論知識,從那時起劉斐旸同學便深深喜歡上了設計課程。後來的建築設計課程,也不斷融入進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每一張圖紙、每一個模型都盡量去做好,參加了許多設計競賽去展現自己的作品,現在每每看起還有十足的親切感。
對建築的學習培養了劉斐旸同學的藝術性和空間設計思維,後來的專業分流,劉斐旸思考了很久,最終選擇了稍欠藝術創造性但更具宏觀統籌能力的城鄉規劃專業,因為“為地區更好發展做出科學合理規劃,發揮才智來出謀劃策”是我更喜歡的事情和志向。
此外,喜歡上城鄉規劃專業也與他從下的經曆有一定的關系。中學上地理課喜歡看各類地圖;相比技術操作性遊戲,他更喜歡玩策略類遊戲,在玩CF、紅警、三國志等遊戲中也喜歡探究遊戲的空間場景。在他看來,空間設計與地理分析結合便是城鄉規劃,城鄉規劃涉及社會、經濟、地理、人文、實體空間等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關系博弈、統籌協調是核心要義。
現在對于專業學習,他也有了新的想法和更為精準的方向,如果能夠讀研,以GIS應用、CIM開發、大數據融合等為代表的城鄉規劃新技術應用領域的鑽研學習将是他以後努力和學生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談學生工作:
大一的學生會經曆和三年的團支書經驗,深刻體會到學生幹部是學校同學生間溝通的橋梁紐帶,在服務班級同學的同時,也幫助了學校學院的管理工作,同時也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了解到共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後,也不斷向黨組織靠攏,積極參加黨課學習,嚴于律己,争取早日入黨,更優更好地完成工作,服務大家。

談學科競賽:
參加競賽可以檢驗自己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培養創新應用能力,也可以開闊眼界、開拓思維,同時競賽也是我們拓展專業之外能力的好渠道,例如說我喜歡計算機網絡知識,參加了計算機類比賽;喜歡藝術設計,參加了數字藝術大賽、大廣賽等等。

談基金論文:
撰寫論文并公開發表是表達自己學術想法、觀點的渠道,我們在生活中會有問題有思考,結合專業知識深入研究下去并形成自己的見解是培養自己思考寫作的好習慣。基金則是國家社會、學校學院為我們的好想法好創意作資金支持的,充分利用好這筆資金來做好研究項目是動力,亦是責任。

談興趣特長:
利用好大學時光,嘗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幸福的,例如輪滑、吉他、繪畫手工此類音體美等等。劉斐旸更喜歡看電影、紀錄片和了解網絡計算機,領悟豐富多彩的世界人文和文化知識,也考取了計算機二、三級,普通話證書。大學的學習也喜歡上了素描、速寫、馬克、水彩和做手工。此外也喜愛看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德甲的拜仁慕尼黑是我最喜歡的球隊,沉穩低調而有熱血與實力。興趣愛好和特長會為大學生活增色不少。

榜樣寄語:
勤于思考而敏于學習。思維能力決定勤奮努力的上限,思考是行動的前提,行動是思考的實踐,選擇方向和刻苦努力同等重要,萬事皆是如此。做一個有想法有主意肯努力的青年人吧!
審稿: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