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交通運輸專業主要培養在交通運輸工程領域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養護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交通運輸是2019年調整增設而來,主要依托土木工程學科,土木工程學科是省級重點(特色)學科,是77779193永利官网 “十三五”重點建設學科之一。土木工程專業創辦于1992年,時為建築工程專業,1998年國家專業目錄調整,更名為土木工程,現設有建築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地下工程三個專業方向。土木工程專業是省級品牌專業,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是“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專業。
本學科點2021年度共招收碩士研究生20人。
1. 目标與标準
1.1 培養目标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原理;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實事求是,學風嚴謹。
(2)掌握堅實的交通運輸學科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有較寬的知識面;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現狀和發展動态;能熟練使用一門外語進行交流和寫作,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3)具有一定開拓創新能力;能靈活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獨立從事工程技術設計、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擔任相應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1.2 學位标準
碩士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按培養計劃要求修滿學分、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且在最新版的統計源期刊及以上發表1篇以77779193永利官网為第一署名單位,且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的相關學術論文,或者以77779193永利官网為第一署名單位,且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的授權專利或軟件著作權1項。
2. 基本條件
2.1 培養方向
通過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以下三個有特色并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1)道路結構與功能性鋪面材料:本研究方向以路基路面工程新材料開發與結構力學計算為主要研究内容;研發新建及維修養護用的路面新型熱拌/溫拌/冷拌瀝青材料,研發基于功能定位的彩色瀝青混合料和環氧/環氧瀝青等特殊用途類材料,研發其他水泥/瀝青等粘結料改性劑等性能增強劑;更新現有路面結構的評價方式。
(2)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本研究方向以交通流理論為基礎,開展交通需求預測理論,路網規劃理論和交通設計理論研究,同時開展交通組織管理,交通安全管理以及交通控制理論與方法研究。
(3)智能交通時空數據分析與挖掘:本研究方向以利用大數據和大模型來深入理解交通信息數據的時空特征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時空數據挖掘和數據驅動建模,研發适用于時空交通數據的高效算法和工具,開展面向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服役能力的動态監測、交通時空大數據挖掘、交通時空數據可視化等方向的研究。
2.2 師資隊伍
本學科專任教師21人,其中湖北省級人才計劃特聘教授2人,副高及以上職稱15人;碩士生導師21 人,其中19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具有海外經曆;另有具備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校外導師14名。已形成了一支實力較強、學緣合理、梯隊協調的師資隊伍。
2.3 科學研究
2021年,本學位授權點科研總經費為300萬元;在國内外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SCI、SSCI收錄論文35篇;出版教材專著1部。
此外,本年度學位授權點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項。
2.4 教學科研支撐
本學位授權點現有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校級研究中心1個和實驗中心1個。擁有教學和科研實驗室面積800餘平方米,設備500餘台(套),設備資産總值2000餘萬元。目前已建成省級研究生工作站1個,校級研究生工作站4個。
2.5 獎助體系
本學位授權點有較為完備的研究生獎助體系制度。2021年,碩士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1人,獎金額度2萬/人。此外,碩士研究生的獲得學業獎學金41人次,覆蓋範圍為100%。
3. 人才培養
3.1 招生選拔
本學位授權點研究生招生按照《77779193永利官网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分配辦法(試行)》、《77779193永利官网本碩連讀實驗班招生管理辦法(試行)》和《關于鼓勵優秀應屆碩士畢業生攻讀學校全日制博士學位暫行辦法》等文件的要求實施。
2021年,本學位授權點碩士研究生招收人數20人。
3.2 思政教育
本學位授權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大力推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五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努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通過加強課程思政改革力度、創新實習實訓實踐方式等舉措,在學生就業質量與就業去向、學科競賽與實踐等方面成績卓著。
3.3 課程教學
本工程專業學位類别碩士研究生最低總學分32學分,其中最低課程學分24學分(學位課最低17學分);培養環節最低8學分,其中開題報告2學分、學術活動2學分、專業實踐3學分、中期考核1學分。課程學習要求具體參見課程設置表。
課程設置與考試要求表
課程類别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學期 | 授課方式 | 考試方式 | 分組情況 | 備注 | |
A公共基礎課程1 | 0000007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2.0 | 32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第1組,選7.0-7.0學分,必修4門,7學分 | 必修7學分 |
|
0000008 | 自然辯證法 | 1.0 | 16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10 | 綜合英語 | 3.0 | 48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25 | 工程倫理 | 1.0 | 16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B專業基礎課程 | 4085901 | 彈塑性力學 | 3.0 | 48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第4組,至少6.0學分,設置1-2門為工程專業學位類别必修(必修課設置為第1學期),2-3門選修。學科基礎課總學分6-8 | 必修 |
|
4085902 | 工程結構數值分析 | 3.0 | 48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4086103 | 交通工程理論與方法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交通方向必修 |
|
4086104 | 路面設計原理與方法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道路方向必修 |
|
C專業必修課程 | 4086105 | 城市客運系統規劃與設計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第5組,至少2.0學分,選修1-2門,2-4學分 | 交通方向必修 |
|
4086106 | 瀝青路面的病害機理與結構行為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道路方向必修 |
|
D專業選修課程 | 4086107 | 交通設計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考查 | 第6組,至少3.0學分,選修2-5門;可全校任選(跨學院選修不少于1門)。全部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4 | 交通方向選修至少1門 |
|
4086108 | 道路交通安全學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4086109 | 交通空間信息學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4086110 | 道路交通規劃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4086111 | 瀝青混合料及功能型瀝青路面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考查 | 道路方向選修至少1門 |
|
4086112 | 路面病害智能化識别與養護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4086113 | 道路材料檢測及固廢循環利用技術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E公共選修課程 | 0000012 | 英語口語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第2組,選2.0-6.0學分,選修1-3門,不少于2學分 | 選修2學分 |
|
0000013 | 跨文化交際英語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14 | 中華文化交流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21 | 知識産權 | 1.0 | 16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第6組,至少3.0學分,選修2-5門;可全校任選(跨學院選修不少于1門)。全部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4 | 跨學院選修不少于1門 |
|
0000022 | 信息檢索 | 1.0 | 16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0000023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2.0 | 32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0000024 | 技術經濟學 | 2.0 | 32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F公共基礎課程 | 0000016 | 矩陣論 | 3.0 | 48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第3組,至少2.0學分,選修1-3門,不少于2學分 | 必修不少于2學分 |
|
0000017 | 高等概率統計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18 | 計算方法 | 3.0 | 48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19 | 組合數學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20 | 最優化方法 | 2.0 | 32 | 2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0000015 | 高等工程數學 | 4.0 | 64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第6組,至少3.0學分,選修2-5門;可全校任選(跨學院選修不少于1門)。全部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4 | 必修不少于2學分 | |
3.4 導師指導
指導教師的選聘、培訓、考核按照《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指導教師遴選辦法》和《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辦法》執行。
3.4.1 導師遴選
碩士生導師的遴選工作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所有新增導師必須經過崗前培訓方能正式招收指導研究生。
2021年,本學位授權點新增校級碩士生導師2人。
3.4.2 導師職責
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也可實行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負責制,充分發揮集體指導和團隊培養的優勢,有利于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導師(組)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學風和學術道德教育、制訂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安排開題、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在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導師(組)的指導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碩士生自學、獨立研究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堅持科教結合,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研究生培養,重視課題研究、專題研讨、學術報告等學術訓練環節,加強研究生的系統科研訓練。
(2)積極搭建研究生培養的國内國際合作平台,努力推動聯合培養、學分互認、海外實習、短期交流等研究生培養國際化,鼓勵并創造條件資助碩士生赴國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訪學、研修。
(3)研究生入學後一周内,應在導師(組)指導下,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制定個人培養計劃并錄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中,個人培養計劃應包括課程學習、文獻閱讀、教學與科研訓練、開題報告、學位論文等。同時打印紙質版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經導師、學院分管領導簽字後交學院存檔,學生個人留存一份,培養計劃一經确定不允許随意改動。
3.5 學術訓練
2021年舉辦學術報告10場次,累計參加學生人數420人次。
3.6 學術交流
《武漢工程大學資助研究生出國(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短期研修管理辦法》為研究生學術交流提供了政策和經濟資助。2021年,研究生導師和學生在國外講學或在國際會議上做報告共11次。
3.7 論文質量
2021年本學位點未有碩士研究生畢業,因此沒有論文質量檢測數據。
3.8 質量保證
學位論文從選題、中期考核到論文盲審及答辯全過程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執行,全程都邀請了校外專家參與把關,且所有參加答辯的研究生學位論文必須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保證了論文質量。
3.9 學風建設
本年度學位授權點遵循“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嚴格按照相關文件的規定和要求對研究生進行學風教育,對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零容忍。
3.10 管理服務
本學位授權點建立了相應的研究生權益保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為研究生提供完善的權益保障服務之外,還專門為研究生提供申訴渠道與機會,并高度重視研究生的申訴。
3.11 就業發展
2021年為本學位點招生第二年,因此尚無就業數據。
二、學位授權點建設存在的問題
(1)本學科碩士點獲批以來,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已經有了穩步增長,但生源質量不高,多為三本院校畢業生,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由于學院青年教師來源廣泛,博士期間已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因而學科研究方向需進一步加強凝聚。
(3)研究生培養的硬件設施有待完善,研究生工作室及實驗室場所建設還有待加強。
(4)缺少高水平的學科平台,省級重點實驗室有待突破。
(5)研究生教研成果偏少,特别是研究生課程思政及教學案例庫建設有待加強。
三、下一年度建設計劃
(1)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
(2)學科方向凝練: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形成有基礎、有特色、有發展的學科方向;
(3)學科平台建設:進一步建設和申報學科平台,建設好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重點申報湖北省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