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2021年)
一、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77779193永利官网土木工程專業成立于1992年,2021年11月完成工程教育認證進校考查工作,現為湖北省省級重點(特色)學科、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專業和湖北省品牌專業。2005年獲批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獲批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目前擁有土木工程學術學位和土木水利、交通運輸專業學位授予點。2019年,依托77779193永利官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開設土木工程材料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招收與培養工作。
本學科點2021年度共招收碩士研究生129人,其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20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09人。招收博士研究生1人。
1 目标與标準
1.1 培養目标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原理;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實事求是,學風嚴謹。
2、掌握堅實的土木工程學科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有較寬的知識面;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現狀和發展動态;能熟練使用一門外語進行交流和寫作,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3、具有一定開拓創新能力;能靈活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獨立從事工程技術設計、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擔任相應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1.2 學位标準
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按培養計劃要求修滿學分、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且在最新版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錄》或《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或《77779193永利官网學報》及以上國内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1篇以77779193永利官网為第一署名單位,且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的相關學術論文,可授予碩士學位。
2 基本條件
2.1 培養方向
通過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以下五個有特色并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1)綠色土木工程材料與結構:本研究方向聚焦區域綠色低碳産業循環發展特色,重點圍繞以下三個方向開展科學研究:低碳混凝土及建築固廢資源化利用研究;綠色土木工程結構抗減隔震;綠色土木工程結構評估與加固。
(2)道路結構與功能性鋪面材料:本研究方向以路基路面工程新材料開發與結構力學計算為主要研究内容;研發新建及維修養護用的路面新型熱拌/溫拌/冷拌瀝青材料,研發基于功能定位的彩色瀝青混合料和環氧/環氧瀝青等特殊用途類材料,研發其他水泥/瀝青等粘結料改性劑等性能增強劑;更新現有路面結構的評價方式。
(3)工程結構防災減災:本研究方向緻力于工程結構抗災可靠性基礎應用研究,以及建築物(構築物)結構模态識别、結構動力計算方法、結構減隔振技術和結構消振技術等;工程結構損傷特征提取、損傷診斷分析、損傷結果評估成套技術,建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
(4)邊坡穩定性評價與加固技術:本研究方向緻力于解析人類工程活動與災變危害緻因機理及動力學演化過程之間的關系,提出重大災害失效模式和危險性評價指标體系;研究公路、鐵路以及水電站等人工邊坡與自然邊坡的滲流與穩定性及治理優化。
(5)工程項目管理與信息化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将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工程全過程管理的各個階段,實現建設項目各參與方的信息交流和系統優化,對建設項目生命期的資源消耗、組織協調、環境影響、時間空間布置等進行動态、集成和可視化管理。
2.2 師資隊伍
本學科現有教職員工79人,其中專任教師60人,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取得博士學位46人;博導5人、碩導36人;擁有湖北省級人才計劃特聘教授3人,“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湖北名師稱号)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工大學者”特聘教授1人,“工大學子”特聘教授1人,雙聘兼職教授10餘人,具有國内外知名高校訪學或進修經曆的教師達到30%。已形成了一支實力較強、學緣合理、梯隊協調的師資隊伍。
2021年,骨幹人才培養取得曆史突破,獲批“湖北名師工作室”1個、獲批“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獲批湖北省相關計劃1人。
2.3科學研究
2021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科研經費1743萬元,均破曆史新高;在國内外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SCI、EI收錄論文48篇;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項;出版教材專著1部;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1項。
2.4 教學科研支撐
本學科現有綠色土木工程材料與結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1個,湖北省校企共建綠色建材研發中心1個,校級研究中心1個和實驗中心3個。擁有教學和科研實驗室面積4000餘平方米,設備1000餘台(套),設備資産總值4000餘萬元。目前已建成省級研究生工作站2個,校級研究生工作站20多個。其中2021年獲批省級研究生工作站1個,校級研究生工作站3個。
2.5 獎助體系
本學位點有較為完備的研究生獎助體系制度。2021年,博士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1人,獎金額度3萬/人;碩士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6人,獎金額度2萬/人,其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5人。此外,碩士研究生的學業獎學金覆蓋範圍為100%。
3 人才培養
3.1 招生選拔
本學科研究生招生按照《77779193永利官网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分配辦法(試行)》、《77779193永利官网本碩連讀實驗班招生管理辦法(試行)》和《關于鼓勵優秀應屆碩士畢業生攻讀學校全日制博士學位暫行辦法》等文件的要求實施。
2021年,本學科點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343人,招收人數129人,授予學位人數67人;其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55人,招收人數20人,授予學位人數13人。
3.2 思政教育
本學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大力推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五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努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通過加強課程思政改革力度、創新實習實訓實踐方式等舉措,在學生就業質量與就業去向、學科競賽與實踐等方面成績卓著。
3.3 課程教學
研究生課程教學環節嚴格按照《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課程教學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的要求進行。
在課程設置中注重知識結構合理性,并持續進行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2021年本學位點獲批省級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項、校級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3項。主編的研究生教材《結構動力學》被評為住建部“十四五”規劃教材。本年度獲得77779193永利官网第一屆研究生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3.4 導師指導
指導教師的選聘、培訓、考核按照《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指導教師遴選辦法》和《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辦法》執行。
3.4.1 導師遴選
碩士生導師的遴選工作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所有新增導師必須經過崗前培訓方能正式招收指導研究生。
2021年,本學位點新增碩士生導師12人。
3.4.2 導師職責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負有對研究生進行培養教育、學科前沿引導、科研方法指導和學術規範教導的責任。此外,導師還要關心研究生的日常生活與升學就業。
3.5 學術訓練
2021年舉辦學術報告10場次,累計參加學生人數500餘人。2021年碩士研究生在國内外學術期刊上共計發表論文63篇,有40項研究生教育創新基金獲得資助。
3.6 學術交流
《武漢工程大學資助研究生出國(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短期研修管理辦法》為研究生學術交流提供了政策和經濟資助。2021年,研究生導師和學生在國外講學或在國際會議上做報告共18次。
3.7 論文質量
2021年,本學位點畢業碩士研究生67人,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全部獲得通過,不過校級學位論文抽檢有1篇不合格;獲得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5篇。
3.8 質量保證
學位論文從選題、中期考核到論文盲審及答辯全過程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執行,全程都邀請了校外專家參與把關,且所有參加答辯的研究生學位論文必須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保證了論文質量。
3.9 學風建設
本年度學位點遵循“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嚴格按照相關文件的規定和要求對研究生進行學風教育,學院有1人抽檢重複率偏高。
3.10 管理服務
本學位點建立了相應的研究生權益保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為研究生提供完善的權益保障服務之外,還專門為研究生提供申訴渠道與機會,并高度重視研究生的申訴。
3.11 就業發展
2021年,畢業碩士研究生67人,其中學術型研究生13人,就業情況統計見下表。
就業情況統計 |
年度 | 學生 類型 | 畢業生總數 | 授予學位數 | 就業情況 | 就業人數及就業率 |
學碩 | 專碩 | 協議和合同就業(含博士後) | 自主創業 | 靈活就業 | 升學 |
境内 | 境外 |
2021 | 碩士 | 67 | 13 | 54 | 65 | 1 | 0 | 0 | 1 | 67(100%) |
博士 | | | | | | | | | |
二、學位授權點建設存在的問題
(1)學院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10年來,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已經有了穩步增長,但是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偏低,生源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由于學院青年教師來源廣泛,博士期間已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因而學科研究方向需進一步加強凝聚。
(3)研究生培養的硬件設施有待完善,研究生工作室及實驗室場所建設還有待加強。
(4)缺少高水平的學科平台,省級重點實驗室有待突破。
(5)研究生第一完成人的高質量成果偏少。發明專利成果偏少,特别是專利轉化率偏低。
(6)研究生教研成果偏少,特别是研究生課程思政及教學案例庫建設有待加強。
三、下一年度建設計劃
(1)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
(2)學科方向凝練: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形成有基礎、有特色、有發展的學科方向;
(3)學科平台建設:進一步建設和申報學科平台,建設好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重點申報湖北省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