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況
姓名:李元松 出生年月:1964.08
學曆: 博士研究生 學位:博士
技術職稱:教授,注冊岩土工程師(0012708),橋梁檢測工程師(1139507Q)
碩導(博導):碩士生導師
通訊地址:武漢市洪山區虎泉街366号 郵編:430073
E-mail:li_yuan_song@126.com QQ:1308618445
二、研究學科領域
現為77779193永利官网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師,主要教學研究領域:
1.岩土工程
2.結構工程
3.橋梁與隧道工程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或參與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在國内外重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EI收錄9篇。獲軟件著作權登記1項(高陡岩質邊坡監測信息管理系統,2015SR200379),主編研究生教材2部(《高等岩土力學》和《彈塑性力有限元及ANSYS應用》),本科生教材1部(《岩土力學》)。
近幾年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274157,深部高地應力下岩體動力特性與爆炸應力波傳播規律研究,2013.01-2016.12
2.重慶市軌道環線鵝公岩軌道專用橋施工方案結構分析研究,2016.01-
2016.12
3.大崗山電站樞紐區邊坡監測數據反饋分析,2011.03-2016.12
4.交通運輸部聯合科技攻關項目,2009353342540,宜巴高速公路特殊岩土體對工程的影響與防治的關鍵技術研究,2010.10-2015.11
5.歐洲結構設計規範系列研究,2010.03-2013.06
6.宜巴高速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管系統設計研究,2012.10-2013.06
近幾年發表科技論文:
1.中歐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方法對比研究,岩土工程學報,2014,11
2.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高陡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3,01
3.公路邊坡安全模糊綜合預警方法,77779193永利官网,2014,03
4.基于小波網絡的斜拉橋施工預測方法,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1,08
5.EN1997-1設計方法與國内規範設計方法對比,岩土力學,2012,11
6. ThePrediction Method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trol Basedon BP Neural Network,9th int.conf. o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Method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7
7.LIYuansong,Duan Xin,LI Yang, LI Xinping,The Studying on Fuzzy Synthesis EarlyWarning Model of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of Highway Tunnel Based onMultiCriterion,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ojectMangement,2015,WUhan,2015.06:132-139
四、社會服務領域
1.岩土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監控
2.地質災害評價、預測與治理
3.工程結構數值分析與仿真模拟
4.工程數據庫開發與管理